昨天去上研究院的必修科——英文——的時候感覺很奇特,縱使上課之前已知道研究院為著一眾國內同胞的英文水平於研究院內各學系的學科上,再另加四十八小時的英文課,好讓同學們知道怎樣把英文寫得清楚,限時內把thesis交上,無風無浪當上碩士博士。
我慣常第一課都會早十五至二十分鐘到達,好讓我有鬆動時間去找班房、然後放鬆心情來上課。昨天也不例外,我在課室內坐了大約十分鐘後大部份同學也開始進來。竟然,我差點沒有聽到一句廣東話,原來國內的同胞們已經進佔了我校,而且為數眾多,想必他們一定在自家的學科上有成績,各學系為學術成果關係都把他們拉攏過來。
以前香港人自命不凡,今天當我意識到這個情況之後,對於他們英文程度未夠也舒了一口氣。心想英文較好的已去外國了,那用來香港。但這幾年幾年中國開放,那怕那十二億的同胞們全都跑去學外語時,我們這些「港燦」也沒有立足的地步了。
始終他們都比我們勤力。
3 則留言:
在馬料水大學的工程學院,同樣是被攻陷了。
另,黎呢邊,發覺,國內既undergrad既英文好過grad既英文。
Justin:
It is possible that, for undergraduate admission, one needs to be more well-rounded, good at everything. Whereas for graduate studies, it's more focused on your field of studies.
justin: 正常既...gradsch睇專科成績嘛...
yun: yea dats y when i was still an ug some GSIs' English were really bad.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