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M說薄扶林大學的學生太多東西要做,沒時間讀書、沒時間做功課、沒時間練琴練歌。我努力去想這些十多二十歲的青年人究竟有甚麼要做。賺外快?做會社?跟朋友談天到天亮?還是要dook波唱k落club去pub?
有時候也不能怪學生,因為從學生的角度看,當大部份人在大學時期已經從不同的渠道賺錢搵食的時候,自己還埋頭苦幹讀書的話變會被叫作書呆子。但我總是覺得一定程度的溫習是需要的,而且當工作一放下來就要做,否則越積越多的時候便沒有時間和精神去做好。
加上,其實壓力這個東西很需要自己去製造,好比我第一次來到薄扶林大學的研究生房,裏面除了一位大師姐外空無一人,難免會失去讀書寫作的興趣。這幾天我都在催谷自己,同時間希望營造出一個令其他人也可以跟我一起去努力的感覺。如果我成功的話,那可是三贏四贏甚至五贏的局面。用一年時間甚至更少去完成thesis是多麼高興的事,因為餘下的時間就可以去hea了。
但壓力變動力,看似容易,其實很難。
2 則留言:
老師,我真的好冇時間,因為我要讀書,要做功課,要練琴同學琴。所以冇時間做會社,跟朋友談到天亮,我唔識dook沒因為冇ball-sense, 我都唔會落club,因為"女仔要早返屋企"。
呵呵~~
Ting
功課唔錯呀 繼續努力! :D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