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說香港的錢很易賺,在我看來其實都不易。最近除了埋首苦幹自己的《Noch Ness》為薄扶林大學的處子作外,還開始在不同的典禮婚禮上作樂手,根據客人的要求編定不同的音樂流程,最開心的當然是聽到客人說要聽Canon in D、Air、Salut d' amor、Jesu Joy of Men's Desiring等耳熟能詳的歌曲,一方面因為可以省掉不少時間去練習,二方面此等曲目難度不高,就算「炒」也「炒」得有譜。
第二種音樂我喜歡拉的是流行曲和新派詩歌,因為通通沒有譜、隨我怎樣拉都得。即興來個甚麼簡單華彩、又或者將旋律改動一下、又甚或至是將拍子變得有活力,都是隨我所喜愛,做甚麼都行。只要聽起來有點像原作就行。
反而,最麻煩的是有些客人會在電影電視中聽到一兩首古典音樂,然後覺得很適合自己的場合就要求起來。作為樂手當然不能推辭,但在短短的兩星期(從接到通知到表演那天,短的兩星期,長的可以個多月)要練好一兩首古典樂章絕對不易,而且我還不是靠小提琴維生的人。所以,有時就要從樂譜中取巧一點,作個平衡。方法雖然不外乎拉慢一點和把最難的地方改掉,但大多數人都聽不出來。因為他們大都只聽過主旋律,樂章中較難的地方通常都沒有聽過。
雖然如此,但當我看到幾個婚禮的選曲都差不多的時候,我心裡便浮現了一個概念。
在我自己結婚的時候,我希望來賓聽到的都是我自己寫的作品。
但就要為難我的樂手了。
(當然,那時我會寫有調性的音樂。X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